我們的祖先還沒進入農業時代時,每日花了許多時間採集食物,有找到才有東西吃 ,沒有就一起餓肚子; 進入農耕時代,有固定的地栽種和養殖牲畜,食物有了較穩定的來源,基本上是維持一種自產自食的生活;到了有多餘的生產,人們開始趕集結市、以物易物,有了市集出現;從臨時的趕集,到固定的傳統市場、超級市場、便利商店、到量販型大賣場興起,慢慢的人類離食物生產現場也就愈來愈遠。

現代社會因為行業別分工,食物生產不再是家戶的重心,工作、育兒、上學、休閒娛樂佔滿人們的每天行事曆,關於食物這事就用「買」來搞定即可,現代人的「買」可以很簡單,幾張鈔票出去、信用卡一刷、或是電腦前鍵盤按一按,食物哪裡生產 ?安不安全不是重點,只要便宜就好。尤其是網路更普及之後,網購更是蓬勃發展,在快速的物流和消費之間,以往滋養身心和連結人地情感的功能的食物退位了,取而代之的是工廠大量生產的食品或是失去風味的食物,例如近幾年多數水果的酸味沒了、只有甜味而且甜到不可思議,又食品的口感都要Q、也造成不肖業者的違法添加。

每當新聞爆出黑心食品、農藥超標、違法添加的食安事件時,人們憂心煩惱到底要吃什麼?或是到底要去哪裡才買才安心? 消費者才又想起安心、安全食物的重要,採買時會多注意食物來源或是尋找有檢驗標章或是有機認證的產品,同時也試著自己下廚、自己動手做。但,多數人也是漸忘的,過不了多久隨著新聞事件落幕,因著工作的忙碌或是想要便利快速的心態「自己煮好麻煩呀!」,外食吃就好、便利買就好,吃東西就不要考慮那麼多了,一切又回到現狀。想一想,生活中的你是不是也落入這般的循環。

從買買事找回食的力量

不可否認,買東西這是為現代人帶來不少樂趣、發洩或是滿足,有人還會開玩笑說「是我買故我在,不是我思故我在喲!」。觀察身邊周遭的朋友,會進一步關注買食物這事,通常是遇到一些狀況,例如:家中有新生命的誕生,想給下一代安心的食物;家中有長輩生病,需要安全健康的食材; 或是自己的身體狀況亮起紅燈。此刻,人們才會認真思考,食物和人的關係,吃東西和人的關係,畢竟西方俗諺有云「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你吃了什麼就會是什麼。

發起台灣共同購買運動的主聯聯盟,便是從媽媽擔心搖籃孩子和菜籃安全,而展開一場食的自立救濟。因為鎘米和毒葡萄事件,這群媽媽開始思索「與其擔心買到不安心的食物,為何不去直接尋找讓自己安心的生產農家呢?」這樣單純的初衷「讓家人吃的安心」,也確實感動農家從採用減農藥栽培到有機耕作。農家初期從仰賴大量化肥和農藥到減農藥栽培,在技術和生產環境還沒到位時,主婦買的菜是一把被蟲咬到坑坑洞洞的蕾絲邊的菜,但還要騙家人是主婦聯盟送的,如今買一籃豐盛健壯的菜,有消費者還會驚問「這菜這麼漂亮,真的沒用藥嗎?」農友有點哭笑不得「種太醜,你們嫌我們技術差;種太漂亮了,你們又懷疑農家是不是有用藥,其實消費者應該多來我們田間走走,就會知道農家的生產心情了。」

1993年主婦聯盟發起台灣首次的共同購買,由一百多戶家庭的支持向農家直接購買,也開啟了台灣有機農業和友善環境耕作的契機之一。同一時期,有機商店和相關綠色平台(如:里仁)也紛紛興起。這時關心食安的人是走進實體店家採買。

2007年起,隨著一波新農和小農加入,台灣各地的農夫市集也像雨後春筍般活力冒出,消費者除了傳統市場、有機店、超市和大賣場之外,想支持小農或是和農家直接互重的消費者,開始在各地的農夫市集採買,像是台北248農夫市集、彎腰農夫市集、田裡有腳印、台中中興大學的有機農夫市集、高雄的微風市集等,為城市裡的消費者帶來另一種購物的選擇,在城市的一隅和農友話家常(看看吧!還是農家千辛萬苦的來城市擺攤),讓買食物的人和生產食物的人有機會面對面。彷彿是找回古早市場裡的人情和信任,各地的農夫市集也慢慢培養出固定支持的忠實粉絲。

貼了標章,就可信賴嗎?

爾後隨著網路店商興起,及台灣物流業的24小時到貨的便利發達,網購也帶出一股新鮮食材的購買風潮。

農家或店商在網路上賣東西需要靠故事行銷包裝,如果農友自己具備網路行銷和社群經營的能力,就有機會打造農家自我品牌,並帶動自家農產的銷售。如果農家自身欠缺這樣的技術和人力,有時是透過和網路店商合作,網路店商如何取信於消費者,通常他們會請農家或生產者出示相關的證明,例如:通過有機驗證、有產銷履歷、有ISO認證、附檢驗報告書等。

例如:網路店商「i3Fresh愛上新鮮網路平台」先前曾發生疑似偽造產銷履歷標章貼紙事件。先前的偽標事件,其實是店商把三種不同生產規格的葡萄都用最高的價格來販售。1.是普通產銷班、2.是有吉園圃的產銷班、3.是有生產履歷的產銷班,三種規格的生產要求不同,價格當然也不同,但店商卻把所有的葡萄都以有生產履歷的規格來販售,被發現偽造產銷履歷標章貼紙後,才辯稱是供應商不懂產銷履歷規定、出現誤印貼紙,事件本質其實是店商欺騙消費者。近日i3Fresh又發生的「純天然的龍王鳳梨,驗出添加糖精」,事後業者又稱是供應商的錯。

消費者心中的安心是什麼? 有標章貼紙就是安心嗎? 有網路知名度就覺得安心嗎? 還是直接跟農家買才覺得安心呢?有趣的是我們在i3Fresh的網站上會看到「產地嚴選」和「品質把關」的字樣,二起的事件中,到底是農民不老實、供應商搞不清楚相關規定,還是店商不誠實,這是值得我們再想想的。

另種思考,PGS第參與式保障系統

在一般消費者鮮少有機會直接接觸農家時,到底如何才能買的安心,多數人是選擇有有機驗證標章的產品,一些農家或是製造單位也常會說「我們的農產(或加工品)是通過SGS檢驗通過的」,甚至也有民眾會以為SGS是公部門的檢測機構。

根據台灣的《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有機驗證機構必須接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評鑑,認證通過後才能開始有機驗證,每年還要通過TAF 的評估。而一般人常聽到的,如慈心、瑠公、興大、SGS、MOA國際美育等有機驗證機構,都是屬於第三方檢驗的單位。

交由第三方檢驗最大的好處是,透過產品上的標章,即可讓消費者了解通過檢驗的農產品均達一定的品質,對於遠距離的食物網絡,或是農產跨國進出口有直接幫助。但這種看似方便省時的驗證,對農家來說是一大負擔。以台灣來說一件農產品的檢驗費至少4000元以上的費用,如果沒有農政單位補助,農家耕作面積或生產量有限,如果又是少量多元的栽種,若產品要逐項檢驗,農家最終的利潤可能剛好去付檢驗公司。

於是有人開始思考,如果是小量生產,並以地產地消為導向,也希望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是不是有其他可行的方式 。是在這樣的脈絡下,PGS參與式保障系統(台灣也有人譯為參與式驗證)的討論因應而生。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for Organic Agriculture,簡稱IFOAM)在有機政策3.0版本,也指出PGS是一項重要環節,除了突破目前主流的第三方認證架構,也希望建立一種第二方參與的模式。這二方的主角是誰,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由生產者之間透過討論公開資訊,建立共同遵守之生產規範,而消費者在其中也有參與的角色,生產和消費兩端是相互協助和成長。

把驗證的權力回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手上

在南美的巴西、智利等國,官方已接受參與式驗證的有機農產品等同第三方認證之效力,所以在巴西也看到有機農產品有第二方驗證和第三方驗證的標章貼紙。簡單來說,PGS就是希望把驗證的權力回到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手上。

相較於傳統有機農業是透過第三方驗證,生產者和消費者無需認識彼此,而是以標章來認明有機農產品; PGS則是主張多方的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建立任信和學習互動機制。台灣的「部落e購」在2016年11月成為全台第一個經IFOAM認可的PGS組織,這為台灣各地蓄勢待發的PGS打了一劑強心針,期待台灣更多PGS組織一同攜手上路。

(本文出處:新北市綠色生活館)